追光五十载,安光正风华

发布时间:2020-11-17 作者:

朱海

197012月的一天,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徽光机所)成立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蜀山湖畔风景秀美的科学岛上。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方向性及地方攻关等项目。20015月,安徽光机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行列,成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一部分。在确定了“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解决国家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大气光学与环境光学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主要任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要求、面向国家环境安全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环境科学前沿”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把握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原则进一步凝练和优化科学目标和学科方向,使研究所整体素质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对外竞争能力得到增强,在国家科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明显提升。建立了适合现代科技创新的研究所运行机制,形成了竞争向上,不断创新的环境氛围,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光学技术研究做出了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贡献。

一、有一种信仰,经时代变迁风雨如磐,历久弥新。

建所五十年来,安徽光机所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办所理念,致力于光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前沿、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现已发展成为以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光学遥感、激光技术和大气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并存、以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和战略高技术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安徽光机所十分重视科教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近年来,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共同开办“科大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承建了皖江新型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取得良好收益。与国内多个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美、英、德、法、俄、韩、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端人才互访和学生培养合作关系,加入了亚洲激光雷达观测网、亚太经合组织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等项目合作组织。

安徽光机所主办的《量子电子学报》和《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多年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安徽省优秀期刊奖。

十三五期间,安徽光机所紧紧围绕合肥研究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凝练研究所发展目标,努力以大科学装置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优势学科的发展、交叉与融合,创新、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和航空航天领域技术攻关,努力将安徽光机所建设成为学科优势显著、工程制造能力强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二、有一种力量,任时光雕琢千锤百炼,超然卓越。

  早在“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期间,在中科院的部署下,安徽光机所就以奥运主场馆、北京市区空气污染为主要内容,建立了以北京市为中心、覆盖三大污染源地区及周边污染输送通道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系统,弥补北京市大气环境例行业务监测在手段、内容和范围等方面的不足,评价了机动车辆限行措施对大气环境改善的影响,为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作出了检验与修订。

  北京奥运会的环境监测,主要针对首都机场、首钢、燕山石化三个重点污染源。在紧挨着奥运村边上的超级监测站、永乐镇(东南)、京石高速出口(西南),以及在北京和河北的交界,总共布下了十多个立体监测设备,“每个站的设备配置都不一样,奥运村边上的超级站配置的设备最多。”刘建国介绍,“把我们知识创新和‘863’成熟的科研成果用于奥运,结合北京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监测设备的布点,一共7080套仪器装备,拉了好几个大卡车到北京。设备大部分是研究所的,95%是我们自主研发制造。”

  20078月,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在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陪同下,视察安徽光机所在北京建立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系统,并实地考察了奥运主场馆环境监测超级站和交通污染监测站,为中科院与北京市在环保领域的战略合作打下了基础。

  安徽光机所奥运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项目组在此期间,荣获了科技部颁发的“科技奥运先进集体”称号,同时,有4位同志获得了“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

  20094月以来,安徽光机所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合作,开展了上海世博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研究工作,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开展了上海重点工业区及周边区域污染综合观测研究,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世博会环境质量保障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谢品华研究员介绍说:“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的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手段有所提高,特别是对污染物空间立体分布、探索颗粒物空间分布精度的提高,通过激光雷达可以清晰地看到颗粒物沉降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相关工业区采取减排控制的措施、以及加强周边重点污染源监测、世博场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三项建议,由安徽光机所团队提出,均被上海市环保局所采纳,并在世博会期间予以实施。为此,上海市环保局在感谢信中,特别感谢安光所的科技人员“在200多天的世博会空气质量保障联合观测科研工作中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杰出贡献,为空气污染预警和制定减排措施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为世博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数据”。

  在广州亚运会中,安徽光机所与广州市环保局合作,双方的目的性和互补性都很强。亚运会的环境监测重点,是广州市的交通污染排放和周边地区的区域污染输送,安徽光机所不但进行了布点监测,项目结束后部分监测设备将长期布点在广州市区,服务于长期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奥运、世博、亚运三大盛会的主动参与,安徽光机所作为科研国家队,再次彰显了应尽的责任和雄劲的实力。

  产业应用获得“准入券”

  2001311日,由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出面并带领,安徽光机所领导去国家环保总局洽谈长期合作,使安徽光机所得到最初的一张“入场券”,其自主研发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系统得到了解,获得了在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试用的机会。

  DOAS系统积极参与国家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20017月,江绵恒副院长看到报道后,做出了“请安光所抓住机遇,充分争取国家支持,结合社会资源把这一项目做大,从而成为安光所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环保事业作出有显示度的成绩”的批示,推动了环境光学监测技术及其产品的应用。

  除了官方“入场券”,安徽光机所放眼祖国的蓝天碧水,在为大气环境拍CT的同时,也促进国家环境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市场的“准入证”。其中,“大气能见度仪”已普遍推广,如用于安徽270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能见度监测,平均15公里就设置有一个检测仪,为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不断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2001年以来,先后与“安徽蓝盾光电子”、“河北先河”、“杭州聚光”、“武汉天虹”、“湖南力合”、“安徽宝龙”等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多年致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安徽光机所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探索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化的成功道路,刘文清对记者强调,走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化道路,一定要注重双方的优势互补,“通过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才能实现我们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什么都做,而要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比如说我们的光学力量比较强,与电子、机械方面强的企业合作比较合适。实现进一步的技术转移和转化中,还需要继续与企业联手,进行不断的科研创新”。

 

 

三、有一种进步,凭风雨变幻驭势乘风,顺而有为。

  安徽光机所的中科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于200812月正式成立,对气候变化研究及相关的学科形成技术上的支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激光雷达系列产品,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光学专家,王大珩先生早年来到安徽光机所,听到关于重新定位的汇报后十分兴奋,当场就给予了充分肯定。王大珩先生提出了“三个特别重视”:要特别重视国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战略需求,特别重视学科的前沿性,特别重视发挥自己的特点。王大珩先生还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做到在国家碰到环境问题时,就会想到安光所。如今,“在国家碰到环境问题时就会想到安光所”,王大珩先生的殷切期望,已经变成了众所周知的现实。

大气环境光学仪器的研制,从无到有虽已不易,但从有到精、做大做强更难。目前我们在每一个科研布局上,都有自己突出的亮点,但组成系统还不够。过去的布局只是一个背景,今后我们要让这个背景更加和谐、更加鲜亮。

 安徽光机所创建五十周年告诉我们,世上没有比足迹更长的路;世上没有比眼界更高的山;世上没有比胸怀更宽的海。在‘创新2020’,再次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崭新的挑战,我们创新不能停顿。

  在创新中穿云破雾,安徽光机所也必将迎来更加绚丽的朝阳!